
【推荐】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小鸟和牵牛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这是一篇童话,主要讲述了小鸟和它的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表达了邻居、朋友之间的关爱,让学生们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以及结合这篇文章自身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与技能:
准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读准“蒙蒙亮”、“蔓儿”、“缠在”等难读的字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凤仙花、小草、牵牛花植物的生长特点,感悟凤仙花、小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用“蔓儿”、“缠”、“榆树”等词语说说牵牛花是怎样帮助小鸟的,体会牵牛花乐于助人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们感受到邻居、朋友之间的关爱、懂得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很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牵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鸟的原因
2、体会牵牛花、小草及凤仙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精神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这是一篇很感人的童话故事,所以我把朗读作为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
这又是一篇看似浅显,实则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所以我把教师精巧设问、层层深入与学生的积极质疑、主动探究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本文的又一教学手段。
这是一篇很表达友爱的文章,所以,我尝试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道德反思,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最后一个环节请学生自己续写故事,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
(二)学法
在学法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自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1、课件出示小鸟以及牵牛花的图片,请同学们认识新朋友,并伸出小手与老师一块儿书写新朋友的名字“小鸟”、“牵牛花”。
2、猜想:小鸟与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本节课,就一块儿学习这个童话。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出示难读的词语:蔓儿、缠、蒙蒙亮、喇叭、嗒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强学生的记忆,如齐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
(三)再读课文,感悟赏析
1、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们会一起玩儿什么?怎么玩?
2、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朋友们生过病吗?生病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两点的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想象小鸟没生病之前与朋友愉快的生活,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畅谈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想法,由此迁移到小鸟的感受,为指导朗读奠定了情感基础。
3、角色扮演:请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鸟、凤仙花和小草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读完后现场采访凤仙花和小草:为什么你们不能去陪小鸟呢?现在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这一点的设计意图是:采访凤仙花和小草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凤仙花和小草不是不愿意帮助小鸟,而是它们也无能为力,它们同样也很发愁。
4、小组合作读剩下的课文,并且讨论:为什么牵牛花能帮助小鸟?
引导学生重复做牵牛花向上绕的动作,并采访学生“为什么这么累了还要往上爬”?
这一点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学着牵牛花做动作、让学生想象牵牛花的辛苦,感知牵牛花的精神,这样他们的朗读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体会到蕴藏在文字背后的牵牛花精神。
5、全班分成五大组,分别扮演读者、小鸟、凤仙花、小草、牵牛花,合作朗读课文,读完后请各个角色分别说说各自的感受。
这一点的设计意图是:学完整篇课文后,再让学生体验角色,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四)巩固拓展,展示提升
小组合作续写故事:小鸟和它的朋友们之间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这一点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自编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五)归纳总结
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赞颂友情的名言:
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太阳。——古罗马西塞罗
说课稿 篇2本文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⑴ 初读课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想,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同时引导学生领会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⑵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为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⑶ 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首先是因为石头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讲到了石头的几百年的历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于是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要是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对此,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这又进一步表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反 ……此处隐藏6171个字……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体会文本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师:我们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有《风娃娃》、《纸船和风筝》、《小柳树和小枣树》等。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去学习一个小鹿和玫瑰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师板书:《小鹿的玫瑰花》。
3、正音: 瑰是一声,在“玫瑰”一词中读轻声,这两个字都是王字旁。(带领学生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要求,轻声读文。
师:在小鹿和玫瑰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打开书,轻声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词:
①出示生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生评价小老师。
②出示生词:开火车读。教师用简笔画评价各组的情况。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看图引入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小伙伴。他们是谁呀?(出示小鹿和鹿弟弟)
2、请学生找课文中鹿弟弟的话并加以质疑。
⑴小鹿和鹿弟弟他们在说什么?轻声读课文,划出鹿弟弟说的话。出示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⑵全班齐读。
⑶质疑:想一想:你有什么词不理解的,或者什么问题不明白的,想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没有白栽? 惋惜
⑷解释白栽:鹿弟弟一会儿说“白栽”,一会儿又说“没有白栽”,那么白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发言。
3、引读第一段。
1、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鹿是如何栽的玫瑰?请大家默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赞玫瑰:
师:在小鹿的辛勤栽种下,小鹿的玫瑰花盛开了!你们瞧,这些玫瑰花美吗?(美)是啊,小鹿的伙伴都被吸引过来了,他们正七嘴八舌地夸小鹿的玫瑰花呢。你们也都是小鹿的伙伴,你们也来夸一夸吧。
请学生各抒己见,赞美玫瑰。
5、学习玫瑰生长的句子:
师:花儿开得这么美,小鹿看到了吗?你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明确:第三自然段:“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养病。”一句。
师:是啊,小鹿不小心跌伤了。那么他在跌伤之前看到的玫瑰长什么样?
⑴读读1—3自然段,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
①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② 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
③ 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⑵齐读两个句子。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⑶找近义词。
这两个句子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⑷理解“慢慢地、渐渐地”
师:这两个词写出了玫瑰生长需要一段时间,那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读得怎么样?指导读句子。
⑸调词序、读、体会。
把这两个词在句子中调换位置再读一读,分组读。
师:意思有没有改变?这两个词意思相同,文中却用上了不同的词来表达,多么生动啊。
6、想象:
师:玫瑰花长得这么好,眼看就要开花了,小鹿却跌伤了,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课件出示图)他会想些什么呢?
7、体会小鹿想看玫瑰的急切心情:
⑴找句子
师:是啊,小鹿是多么想去看玫瑰花啊!第三段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小鹿想去看玫瑰?
出示句子: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⑵自己读读,想想怎么读比较好。
⑶请学生自愿起来范读。
⑷评价交流哪些地方读得好?
⑸指导读句子: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就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请同桌互评。
⑹激情朗读句子,师引读:
师:小鹿盼啊盼啊,好不容易盼到了能下床的这一天,他还没完全康复就急着要去看玫瑰了。带着小鹿的心情读一读: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
师: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时间过得可真慢哪!什么时候才能下床去看玫瑰花呀!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连起来读。
师:时间啊,你快快过去吧,我急着要去看玫瑰花了!再读。
8、体会“惋惜”:
⑴师范读:
小鹿迫不及待地来到门外,他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老师示范读:“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⑵师:小鹿日夜牵挂着玫瑰,居然一朵都没看着,同学们说说看,小鹿会是什么心情?
⑶读句子:
师:是啊,小鹿辛辛苦苦栽种的玫瑰,却一朵花也没看着。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啊!咱们把这个句子连起来再读一遍。
鹿弟弟会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9、体会“没有白栽”
⑴读课文的5、6自然段。
师:正当鹿弟弟为小鹿没看到玫瑰而感到惋惜时,谁来了?他们说了什么?请你们读读课文的5、6自然段。
⑵请同桌两位的两位同学分别读黄莺和微风的话。
师板书:可好看了! 可香了!
⑶找感叹号:在这两个词后面还用了什么标点?
明确:是的,读课文时也要注意标点符号。请同学们拿起笔,把这两段话中的感叹号都圈出来。
⑷夸夸小鹿的玫瑰: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鹿的玫瑰花吧!老师领读词组“可好看了”、“可香了”。
⑸男女生赛读:
请女同学扮演黄莺,男同学当微风,老师读叙述部分,看看谁读得好。
⑹体会小鹿的心情
师:小鹿听了黄莺和微风的称赞,心情怎么样?
咱们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小鹿的话吧。
⑺齐读小鹿的话
师:是啊,小鹿的玫瑰花给这么多人带来了快乐,怪不得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请同学们再高兴地对小鹿说一遍吧,体会小鹿的心情。
⑻交流:为什么没白栽?板书:幸福
10、小结:
师:同学们,小鹿亲手栽种的玫瑰花,虽然自己没看到,却给周围的的朋友带来了花香,带来了幸福。这真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啊!
师板书。
四、布置作业:
读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4、小鹿的玫瑰花
没看到 可好看了!
惋惜 可香了!
没有白栽!(幸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