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4-07-13 13:14:59
【精品】说课稿汇总八篇

【精品】说课稿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它重新见面。作者从一棵树木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感叹,又很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该作品以小见大,富含作者深沉、蕴藉的情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自然也颇受教材编委的青睐,因此人教(实验)04年5月版将其选编在高一年必修Ⅱ,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瓦尔登湖》一起,组成第一单元。这几篇课文艺术构思精巧独特、语言优美隽永。而《囚绿记》又以其新奇精巧的结构、深沉婉转的抒情、纯朴清丽的语言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三篇。《囚绿记》一文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但在高中阶段仍安排进入必修教材,是考虑到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要求由“欣赏”到“鉴赏”层次的提升,通过指导学生对其鉴赏,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课标的教学目标,作用是不可忽视。

【教学目标】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所以本人尝试让学生通过抓住标题和文中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批注来研读。而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圈点批注,学会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本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圈点批注这一传统而又有效的读书方法,了解作者从“囚绿”到“释绿”乃至“爱绿”、“护绿”情感的培育和激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圈点时往往抓不住要点,或者批注认识肤浅,不能深入思考与联想,表达不能做到准确完整,以致对“囚绿”深层含义,即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品味深度不够。因此,如何提高圈点批注的质量,把圈点批注落到实处,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鼓励学生课堂互动交流,教师小结引导。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圈点批注的方法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

四、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两文标题与文章的关系。品析本文标题。通过文章标题,学生思考,教师小结标题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即:文章属于记叙性的散文;“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主要内容——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告诉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介绍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让学生对本文有的情况能有所了解。

磁带范读

圈点批注

老师对学生提出读书要求:“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囚绿” 是本文重点描写的情节,要求学生带着《研讨与练习》第1题“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囚绿’之后为什么又放绿?放绿之后为什么还怀绿?”问题阅读文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把握作者囚绿的原因,并对相关文本语言做批注。

班级交流圈点与批注情况,教师引导小结,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问题学会圈点批注,复述文章脉络: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以囚绿为核心,明确紧扣一个“绿”字。

品读、鉴赏“寻绿”“赏绿”

品味、欣赏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欣赏圈点的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绿枝条进行了绘形绘色的描写,感受文本语言的纯朴清丽。

讨论“寻绿”“赏绿”里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热爱。集体朗读

鉴赏“囚绿”:讨论既然热爱,为什么要囚绿(朗读、分析第8段);讨论第9段的“闲笔”;囚绿的效果如何?

讨论“释绿”及原因

思考面对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和理性思考(联系时代背景)理清感情线索,体会隐含的文意:通过作者的写景状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意味,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惊喜——热爱——占有——敬佩——怀念思想感情的线索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点明“言在此而意在彼”、“托物言志”

“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象征是赞美也是作者自己的心灵写照

课堂小结阅读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把握关键信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充分利用、整合文本中的信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我们从本文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在于,不仅巩固了散文阅读的方法,也了解了借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更体会到了作者那种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2、3

六、板书

说课稿 篇2

一、把握联系,领悟教材

这是“注提实验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由读通课文到初步读懂课文,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2、奠定情感基调,以情促读,从读中体悟语感。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中,我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定为教学重点。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定为教学的一个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二、注重迁移,选择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 ……此处隐藏6063个字……走向成功,所以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那怎样成为自信的人,进入板块二 扬起自信的风帆,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展示课本大仲马的故事,大仲马的故事是他去找工作,各方面都不擅长,最后发现自己写字漂亮这一优点,促使他成为大作家。提问他是怎样找到自信的?得出找到自身优点。板书 找到优点

天生我才必有用,你的优点是什么?

活动:我来引爆他

让学生主动上前,其他同学来说他的长处,引爆他。

这部分通过典型材料得出要找到自身优点,再通过活动,通过他人对自己的优点赞美,让学生感性得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真正得感受到自信,也达到了回顾自身、巩固的目的。

那我们每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面对缺点怎么做呢?

引导同学来看课本上小立的故事,他最初说话优点结巴,通过不断练习,收获了自信,收获了成功。他的自信来自于哪里?师生得出是改正缺点,完善自己,得到自信。板书 改正不足

下面进行自信自检台活动

在课前发的贴纸上写上3个急需改进的方面和克服的方法,写完交流下,然后贴在桌子上,时时提醒自己改变。

通过典型事例来得出改正缺点,并让学生贴在桌子上,时刻提醒自己,做出改变,获得自信。

通过发现优点,改正不足,让自己变得越来也好,会让我们更加自信。

下面进行自信之星PK赛

拿出课前填好的进步与成功卡,各小组推荐出进步最大的同学,成为自信之星。分享该同学的进步与成功。提问每次你进步的时候,感觉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获得进步,获得成功,也让自己更为自信。

板书积累成功

要积累成功就要多参加活动。下面进行小剧场——我来当导游。让学生以小品表演的形式进行。内容大体为文艺委员挑选演员,一个同学说不行,另一个同学自负得说我各方面都很强,必须当主角。让同学评价这2个同学的心理,给他们点建议。得出自卑自负都不利于成功,我再出示几个克服自卑自负心理的方法。

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自卑自负心理的危害,我觉得效果更好。

板书克服自卑自负

(三)巩固提升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读我来赞美你,师生共同赞美自信

然后一起唱响《我相信》,让2名同学一起唱。同学们起立唱。这样达到了情感升华,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结束语: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同学们,让我们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做一个自信的人,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成功!必将开出属于自己的灿烂花朵。

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稍复杂方程。稍复杂方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章P65的例1。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后继学习解决一类稍复杂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 教学目标:

导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等量关系,自主探究,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及解题关键。会列形如ax±b=c的方程,并会正确地解答。通过主动探究用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导语:根据教学目标,突破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等量关系,掌握稍复杂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二、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熟悉算术解法,刚刚接触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还不适应,因此,关键是引导学生清楚的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三、教学策略:

导语:根据本课教学特点和学生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教法:指导分析法(指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写出等量关系式)

学法:自主探究法(画出关键句、理解关键句,列出等量关系式)

四、教学流程

导语: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环节:温故知新,巧妙入境;设置铺垫,激情引趣;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及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一)温故知新,巧妙入境:

导语: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两道题:首先是一般形式的方程,目的是复习方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

因为本课的难点是正确分析等量关系,因此我设计的第2题是等量关系的专项训练:

(1)食堂有面粉x千克,吃了100千克,还剩( )千克。

(2)学校买来12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平均分成x个班,每班分( )个。

(二)引入新知

导语:美国心理学家比格说过:“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此,我运用迁移法先准备一道预备题。

预备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完成以后让学生讲解题思路。

(三)自主探究

(出示例2)这道题是在预备题思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观察基础上,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能独立完成的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再汇报中订正讲解。引导学生归纳出稍复杂方程的解题方法(链接):(方程中含有两级运算,先把二级运算看成一个整体,进行一级运算,然后在进行二级运算。)并归纳出用稍复杂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链接)(析(分析已知条件所求问题,理解题意)找(找等量关系,列等量关系式)设(设未知数x)列(列方程)解(求方程的解)验(验算)答(答话))。让学生明确解题关键。

(四)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导语: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四个梯度的练习。

1、导语:第一题巩固训练,目的是巩固稍复杂方程的解题方法。

4x-12=48 5x+4=24 3x+4×3.6=74.4

2 、导语:单项训练题:为学生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奠定基础:

1.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5倍。

2.电视塔的高度比居民楼的30倍多5米。

3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的3倍少24本。

4.买苹果花了6.7元,找回3.3元。

5.60元买了15个皮球。

3、导语:第三题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目的是巩固用稍复杂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1)非洲鸵鸟每小时奔跑的速度可达72km。比野兔的2倍还多12km,野兔的奔跑速度每小时可达多少千米?

4、导语:有研究表明拓展性作业多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的第4题是拓展练习:

学校运来10吨煤,烧了8天后还剩4吨,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吨?

五、板书

导语:新旧对比,同中求异。因此,我采用对比的方式设计板书。

本课设计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精品】说课稿汇总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